来阅书屋
首页 > 军事 > 日出崖山 > 第九十二章 血战到底(6)

第九十二章 血战到底(6)

目录

  “愿为陛下效死命!”高升慨然说道,说起来,这也是銮驾回陆以来,自己头一次有机会独当一面,自然高升心里很是兴奋。

  萧统却没有顾的那些虚的,直接指着地图说“安庆城高池深,遽不当虑,朕所虑者,其一,京口,其二,采石也!”说罢单拳用力一砸,神色凝重。

  京口曾为东吴都城,孙权曾肇基于此,号为京城,迁都建邺后,立为京口镇。自此以后,立国于东南者,均以京口为重镇。东晋时,郗鉴经营京口以挫苏峻之,遂建为雄镇,号称北府,与西府历、南州姑孰一起拱卫京师建康。桓温专擅朝政,视京口为眼中钉,曾谓“京口酒可饮,兵可用。”其帐下谋士郗超会其意,暗示其父郗将京口让给了桓温。谢玄在淝水挫败前秦苻坚大军,依靠的主要是京口的北府兵。桓玄自荆州东下,朝廷本倚北府兵以拒桓全,但北府将刘牢之举兵降附桓玄,桓玄遂入建康。桓玄代晋,刘裕、刘毅等据京口起兵反玄,因以灭玄。刘裕代晋后,有鉴于京口的战略地位,曾遗诏“京口要地,去都邑密迩,自非宗室近戚,不得居之”终刘宋一朝,无论是在对北敌的战争中,还是在内部政治斗争中,京口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。

  梁末,陈霸先镇京口,王僧辨守建康,陈霸先袭杀王僧辨,亦据京口而发,并最终建陈代梁。隋灭陈之战中,贺若弼自瓜洲率先渡过长江。攻占京口,与自采石渡江的韩擒虎合围建康。唐初李子通攻沈法兴,亦自广陵渡江取京口。南宋偏安东南,主战派大臣力主经营建康、京口以图中原,如陈亮曾上书孝宗皇帝说:“京口,连冈三面,而大江横陈,江旁极目千里。其势力大略如虎之出。”

  至于采石,隔江与横江渡相对,其地突向江心,有比较好的渡江码头,是长江易渡之处。昔日秦始皇巡视东南,即由此处渡江。孙策略取江东,也由此处渡江;后遂建为重镇。西晋灭吴之战中,吴丞相张悌率军至采石。渡江战晋军,兵败,晋上游诸军遂长驱直入,直抵建业。晋永嘉元年,陈据建业起兵。晋扬州刺史刘机由历渡江讨之。东晋咸和三午,苏峻据历起兵,率军自横江渡江取采石,东建康。咸康元年,后赵石虎率军南下。游骑至历。东晋急增戍采石、芜湖、慈湖以备之。梁太清二年,侯景起兵叛梁,自寿趋历,历太守庄铁以城降,并建议侯景说:“宜乘此际速趣建康,可兵不血刃而成大功;若使朝廷徐得为备,内外小安。遣羸兵千人。直据采石,大王虽有甲百万。不能济矣。”侯景遂自横江渡采石,袭据姑孰,东下建康;先是,临川太守陈昕启凑梁主:“采石急须重镇,王质水军轻弱,恐不能济。”隋灭陈,韩擒虎兵出庐州,由横江济采石,陷姑孰,从右翼包围建康;此前,陈将樊毅提醒陈主说:“水口、采石,俱是要地,各须锐兵五千、金翅二百,缘江上下,以为防备。”北宋开宝八年,曹彬率军伐南唐,在采石大败南唐守军,占领采石,然后在采石架设浮桥,接应江北的宋军,宋军遂长驱直入,如履平地。南宋绍兴三十一年,金主完颜亮南侵,也试图从采石渡江,被虞允文击败。

  京口与采石虽同扼长江渡口,但在唐以前,采石地重要有过于京口。采石附近,江面较窄,京口一带,江面较宽,且京口以北,河湖密布,北骑驱驰不易;采石以北,隔淮西而直面中原,敌骑驱驰,容易抵达。北骑南来,趋采石较趋京口为易。故前人有言:“古来江南有事,从采石渡者十之九,从京口渡者十之一。”

  另外,采石除去扼长江渡口外,还与姑孰、东梁山一道起着阻遏上游来敌。屏护建康的作用。唐以后,形势稍有变化,一方面由于泥沙冲积,瓜洲一带江面稍稍变窄,另一方面,随着大运河的开凿和政治重心的东移,这里是运河与长江、北方政治重心与南方经济重心联系的衔接地带,因而地位有所上升。

  看着萧统凝重的眼神,高升也心中有些忐忑起来,昔日在白莲教的时候,高升也亲自去采石和京口实地考察过,自然知道其战略意义的重要,无奈宋廷登陆时毕竟不够,虽然已经开始大规模募兵,可是从募兵到形成战斗力,还是需要不短地时间,因此宋军兵力也一直不足,加上皇帝一直主张,要以消灭元军实力为主,守城为辅,因此除了襄樊,江夏,安庆,九江和金陵,杭州这些必须固守的根基要点外,其实宋军的全面布局远远没有完成,换句话说,其实宋军在大陆,还没有彻底站稳脚跟,自保都还有问题,更遑论立即北伐了。

  高升当然也知道,目前采石和京口,各自只有一万军队,而且并不是精锐,很多都是白莲新附军和台湾兵的混合,虽然说不是没人向萧统提出过,可是萧统的“集中精锐打几场大仗”的意思,也确实站得住,毕竟一场大战的胜利,对于士气的鼓舞是不可用城池固守这样来考量地。

  只想了一会,高升就觉得额头上冷汗涔涔,阿术铁军如果南下,再有阿里海牙从侧翼卷积,那么可以说京口和采石几乎注定沦陷,这样足以使江南震动,动摇金陵!

  而这样一来,大批元军就可渡江,金陵,杭州等光复之地恐怕难保,而襄江夏又非根本之地,如果说一旦让元军得逞,刚刚亮起的星星之火,还没燎原就会被扑灭,从这个角度,采石和京口之战,甚至已经是决定全局的决战!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