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阅书屋
首页 > 武侠 > 惊艳一枪 > 死局

死局

目录

  死局是本来盛放的鲜花现在变成了一堆枯枝。

  天衣居士任、督二脉给切断,加上织女不肯原宥他,他只有避居白须园,不复过问世事。

  可是夏侯四十一仍然找上了他。

  本来,夏侯四十一也闯不过天衣居士所布的阵势。

  但夏侯的特长是:

  暗算。

  暗算首先要“设伏”

  他本来已到手的“唯命是从”献上给皇帝,却差点落得“斩首示众”

  ——不死已算命大。

  全仗三鞭道人说好话,才保住一条性命。

  原来,夏侯四十一也是聪明给聪明误。

  温帝开始献给他的,就是“唯命是从”这种令人意志崩溃、认错伏罪的药。

  但夏侯四十一就是不信。

  他迫杀温帝,取了另一包药物。

  ——他曾把药强迫温帝下,果然温帝并不怎么“言听计从”所以他更认定了自己推测不错。

  他没想到温帝是温家的人。

  “老字号”温家的人。

  温家善于用毒。

  惯于用毒的人因为经常接触毒,所以自然重生了一种抗毒的体质。

  因此服食了“唯命是从”的温帝并不完全唯命是从。

  这导致夏侯毁的是真药,而献上的是假药,以致蔡京斩杀数名王安石当政时期的清官廉臣时,给这几个濒死不屈的人指天拍地大骂了一顿。

  蔡京大怒,皇帝也大怒。

  夏侯四十一几乎就“人头不保”

  所以他回返襄,心想盗取天衣居士在白须园的宝物,以献给权相皇帝,再讨他们心,重新起用自己。

  ——有的武林人,虽然有一身绝顶武艺,偏就是习惯于奴颜婢膝,非要捞一官半职不能心足。

  他打的是天衣居士的主意。

  不过他攻不进白须园。

  所以只好用计。

  ——最易令天衣居士动心的计策是:说他已擒住织女了。

  以夏侯四十一这种最大的特长就是暗算和害人的人,自然有一百个以上的方法,使天衣居士相信织女已落在他的手上。

  何况,以前织女确曾落在他的手上,这事成了永世的阴影,影响了织女和许笑一的一生。

  夏侯四十一就算不贪图白须园的奇珍异兽,他也断断不能让天衣居士活下去。

  因为他跟天衣居士已结下深仇。

  他侮辱过他的子。

  他重创了他的躯体。

  天衣居士为了调停诸葛先生和元十三限的磨擦,也把二人斗气的目标,转移到他的身上,他要求两位师弟为他报仇,以致夏侯面对这两大煞星,奔豕走避,几乎给疯了,也真的给得走投无路。

  这是早年的事。

  终于,诸葛先生和元十三限完全决裂了。

  诸葛先生已在朝廷任职,理万机,分身乏术。

  元十三限则继续失意、继续不得志、继续要打倒那永远打倒不了的诸葛先生。

  这是最好下手的时机。

  他在三鞭道人处,请了几个帮手,去对付天衣居士。

 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。

  其实天算有时也不及人算。

  ——因为有时人的心思比天意还难测。

  所以真正的天威只是有权的人莫测变幻的情而已。

  元十三限一直攻不破“伤心小箭”的秘诀,可是,在他学这种绝学的过程里,他的人变了。

  完全变了。

  变得更暴戾。

  更自我。

  更决绝。

  小镜也变了。

  她要元十三限学成。

  ——学不成,只怕元十三限也得要完了。

  于是,她在晚上出去。

  天亮的时候,她便回来。

  她教他“山字经”

  一一次。

  三月学成。

  ——其中大关节已攻破,剩下的,就靠元十三限自己的悟性了。

  元十三限也没问她去哪里。

  她去了哪里,只有自己最清楚。

  她去找三鞭道人。

  跟他讨《山字经》。

  三鞭道人是什么人,她也最清楚不过。

  不过三鞭道人好

  她一定要《山字经》,就只有用自己去换。

  也因此之故,给她偶然听得:夏侯四十一杀天衣居士的计划。

  她转告元十三限。

  她欠过天衣居士的情。

  她要他去救他。

  ——救他自己的师兄。

  元十三限会去救天衣居士吗?

  ——天衣居士曾帮诸葛先生而联同小镜骗过他。

  夏侯四十一果然把天衣居士引了出来。

  “到头来,”他狞笑着对天衣居士说“你还是死在我手里。”

  他也是用织女(那时已号称为“神针侠女”)所编织的作品,那是一个酷似许笑一的小男孩绣像,来引出天衣居士。

  “不过你放心吧,”夏侯四十一得势不饶人“我迟早会刮出织女,这一次,我再玩她一遭过后,就不会放过她了。她很快便会到地府里和你相会,连同据说那个是你的孩子。”

  天衣居士仍在劣势中设了阵,让夏侯四十一一时攻不进去。

  可是,这时候,元十三限却到了。

  那是一场大战。

  十分剧烈。

  一个,对七个。

  元十三限连杀六人,最后只剩下了夏侯四十一。

  夏侯四十一央求:“你别杀我。我可以帮你暗杀诸葛小花!”

  天衣居士却要求元十三限杀了夏侯四十一。

  “你杀了他,我什么都可以答应你,”天衣居士第一次对有生命的事物动了莫可挽回的杀机“你若放了他,他一定会去害织女母子的。”

  元十三限似乎有点犹豫。

  然后他的眼和刀疤都发了亮——仿佛是他险上的刀痕替他作了决定:

  “你知道我为何本来就打算放过你吗?”

  他问夏侯四十一。

  夏侯喜出望外。

  “因为你像我一样,都是惹人憎厌的可怜虫。”

  夏侯四十一自知不是元十三限的对手——当你面对着不是对手的对手的时候,他的话就算亳无道理,你也得当是至理名言来听。

  可是元十三限又问:“你知道我为何又要杀你吗?”

  这回夏侯四十一大吃一惊。

  “因为你不该惹上‘自在门’的人,他们说什么都是我的同门,我可以自己动手来杀他们,但绝用不着你们这种败类来踩上一脚、上一手。”

  然后他就动手。

  这是一场生死格斗。

  夏侯四十一确非易惹之辈。

  但他的“割须弃袍大法”却为天衣居士所破。

  论武功他也绝不如元十三限。

  不过,元十三限击杀夏侯四十一那一招,也当真是奇绝至极!

  夏侯四十一双手举锋利无比的快剑,以锐气破罡风,上空跃起,双手举剑,一斩而下。

  他要一剑把敌人斩为两半。

  元十三限却横杖封架。

  他手上只是一木头拐杖。

  这一剑而下,夏侯四十一横行江湖四十八年,从来都是所向披靡,不但斩立断,同时也斩立决。

  但杖并没有断。

  斩了这一剑后的夏侯四十一,忽然就丧命了。

  死了。

  原来那一剑反而把元十三限注在杖上的内劲全都引发出来。

  他在研通“伤心一箭”的过程里,早已通悟了七十七种奇术。

  他已成了一个“斩不得、杀不得、死不得”的高手!

  夏侯四十一跃到半空,奋力斫下了他那一击,却陡然丧失了性命。

  元十三限知道他的“伤心之箭”虽未完全练成,至少,他的“势剑”、“仇极掌”、“恨极拳”都快练成了。小镜还把他的一身绝学化成了诗、书、画、棋、文、拳六种奇功。

  ——要完全练成“伤心一箭”得需要先把“忍辱神功”练好。

  练好一种内功,不是短期的事,也不是可以速成、立成的。

  ——要速成反而速则不达。

  ——想立成反而不成。

  他杀了夏侯四十一,就对天衣居士说:“我救了你的性命。你曾经帮诸葛小花骗过我,我本当杀了你,但我却救了你,而且还替你杀了敌人,你怎么报答我?”

  天衣居士惨笑道:“请吩咐。”

  “你的阵法韬略,尤其奇门杂学,要比我厉害。那是因为你不必花太多时间在高深的武功上,所以只好在这方面多下苦功。可是,我不希望看到你任何一处比我强的地方,更不喜欢看见你和诸葛小花联手。”元十三限老实不客气地说“白须园是好地方,不如你就在这儿终老吧!否则,要死要活,就看你的选择。”

  他的用意很明显:

  他要在江湖上少一个“可以跟他竞争的人”(不管在哪一方面),更且要诸葛小花“少一个可以帮他的人”

  天衣居士笑了。

  从今而后,他不出山。

  ——出山做啥。

  他无志于名。

  不好权。

  更不重利。(这时候,多指头陀已开始接近天衣居士,予他极为可观的金钱上的支持;他当然是蔡京派去的,而且已一早派去了:因为蔡京一早就看出天衣居士虽然不是一着活棋,但却是一颗要子,若不能用之,也要先隐住他再说。当然,这一点,天衣居士自己并不知道。)

  他连爱人也没有了。

  ——他还出山干什么?

  所以他的回答是:“没事的话,我决不出山。如果出山,你如果杀得了我,尽可以下手杀了我。你放心吧,不是很多事能让我出山的。”

  元十三限的回答是:“你也放心,如果我要杀你,就一定杀得了你。”

  其实,元十三限在开始修炼“伤心箭”的时候,情就开始变了,变得绝情、绝义、绝对不快活。

  后来,他终于知晓,光以“忍辱神功”还练不成这“伤心箭法”还得要《山字经》的要诀来配合。

  可是他不求人。

  ——求也没有用,三鞭道人是不会给他的。

  所以小镜代他去求。

  ——她看得出来:如果元十三限练不成“伤心神箭”只怕就得要走火入魔了,这变成了:不成功,便成仁!

  她去求三鞭道人。

  ——《山字经》只是正统道藏、《云笈七鉴》中不收入的符箓法诀,对一般人乃至修炼之士,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助力,但其中的部分要诀,却能破解修炼“伤心一箭”的奥秘法门,所以,这部经典,有的人珍视如命,有的人却得之无用。

  用这种“没有用的经文”去换“活的美人”三鞭道人自然是愿意不过。这部经书也是他用极其古怪的手段,自他人手里夺来的。

  更高兴的是:三鞭道人所提供的《山字经》,是一种颠倒了、倒错了、跳接了、删增了的《山字经》。

  那是蔡京打听清楚后,吩咐他做的手脚。

  ——如此一来,便可以让元十三限失心丧魂、走火入魔,重则身亡,轻也成了疯癫,以他如此盖世武功,一旦成了魔头,大可牵制不少白道高手,这正是蔡京所愿。

  当时蔡京仍只是户部尚书,他已察觉诸葛先生势力益高涨,因生怕对头的师兄弟们一样当了权,造成如他蔡氏一族权倾门的势力,所以出此毒计先毁掉元十三限再说。

  ——他还拿不准元十三限说不定会跟诸葛先生联手,他们毕竟是同门师兄弟!

  他没料到的是元十三限的杀力。

  他居然可以倒练《山字经》。

  ——这《山字经》页、句、颠倒、倒装,但他居然不通的自修得通,不明的自解到明,不能练的他也练成了“能”!

  所以终于把“伤心神箭”练成。

  但他的情也大变。

  练成的那一天,他先杀了小镜。

  那是他的第一箭。

  好一支“伤心箭”

  他一早就知道小镜和三鞭道人的情。

  他更知道小镜是为了他必须得到《山字经》。

  他杀了小镜,也伤尽了心。

  他第二个便是找三鞭道人。

  但三鞭道人已然不见了。

  而后他找上了故人:

  诸葛小花。

  这一回,诸葛小花可不忍让他了。

  以前,他因为元十三限曾是他的师弟而不忍伤之。

  后来,是因为在杀智高事件中曾并肩作战,并且误导元十三限杀了小镜的父而歉疚,更不忍杀害他。

  而今则不同了。

  元十三限杀了小镜!

  诸葛先生痛心。

  愤恨。

  他力战元十三限。

  当元十三限使出看家法宝——“伤心箭”的时候,他也使出了他为惦念小镜而自创的绝世招法:“浓

  元十三限取之不下。

  他终于发现,除非自己先把师父所独传给他的“忍辱神功”练好,否则,他绝杀不了诸葛先生。

  ——因为诸葛太厉害了。

  一个人如许成功,身在高位,还如此不忘奋发进修,也不忘虚心谦抑,更不忘初衷:为民请命!

  元十三限虽然不能取胜,但这一场却惊动了蔡京。

  蔡京决定改变主意,他重用元十三限。

  ——既不能杀之,不如用之。

  用他来对付诸葛小花。

  如此,这几个本来有绝世之才惊世之学的不世人物,结果:小镜香消玉殒,织女心灰意懒,天衣居士深居不出,元十三限为逆所用,只剩下一个诸葛正我在维持大局,铁肩担重任,辣手持正义。

  至于元十三限在杀之际,却不意惊走了他那时才几岁的儿子,从此以后,他找不到他的儿子元次郎。

  后来,他却因机缘巧合,收了个徒弟;他也懒得替他取名字,但后在江湖上,人人都称这可怕人物为:

  “天下第七”

  而他们就在如此恩怨岁月里,纠死局中,匆匆过了数十年。

  稿于一九九一年二月初至五月初:为母病逝事返港十六次,延期留马。

  校于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:母亲病逝。

目录
返回顶部